(案例内容是:梅庵开始职业革命家的生涯)
1927年6月的一天,一艘由芜湖开往南京的客轮缓缓停靠在下关码头。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,一位身穿灰布长衫,留着平头,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的青年提着行李,慢慢走下船来。
青年名叫恽代英,他为出席少年中国学会第二届年会提前来到南京。此时的他,满怀救国救民的热情与希望,他曾说:“国不可以不救。他人不去救,则唯靠我自己;他人不能救,则唯靠我自己;他人不下真心救,则唯靠我自己;他人不下真心救,则唯靠我自己;自己要是不真心救,就是亡国奴的本性了!”
1921年7月1日,少年中国学会第二届年会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里的梅庵召开。会议着重讨论了学会的宗旨和主义问题。然而,由于参会代表政见不合,会议讨论出现严重分歧,少年中国学会甚至出现了分裂的趋势。
梅庵的这场会议,出乎恽代英的意料,他意识到,自己寄托在少年中国学会上的改造中国的希望破灭了。
好在梅庵带给恽代英的也不全是失望。1923年8月20日至25日,同样是在梅庵,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。瞿秋白、邓中夏、林育南、恽代英等30余人代表全国16个省30多个地方团组织的2000 多名团员出席了大会。
恽代英在会上被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,随后增补为中央委员,负责宣传工作,并与刘仁静、林育南、邓中夏四人组成中央局。自此,恽代英作为团中央的领导,投入到团建的各项指导工作之中,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。